第(2/3)页 虽然刘光佐是故意加上了‘们’,但他心里也承认,计算机的学术、科研领域,是远比不上刘光佐的。 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。 罗智金年轻的时候也努力过,但总是被年纪小的人赶超过去,唯一的收获就是有了自我认知。 他就是那种没什么创造力的人。 说学术水平肯定也不差,混到了做博导的程度,普通的项目还是能带的,但要说创新、高难度的研发,就完全不行了。 刘光佐继续道,“这种天才一定要抓住,光是口头协议,我觉得还是不稳。他是不是不愿意签入学协议?” 罗智金郁闷的点头。 “这样!” 刘光佐低头来回踱步,想了想说道,“正好有这个合作项目,我们就给一个‘特聘研究员’,这样也方便项目挂在研究所。” “实验室就对项目尽力支持,这对我们也有好处。” 罗智金有些惊讶道,“给个‘特聘研究员’倒没问题,但‘特聘研究员’需要博士学位吧?” 刘光佐摇头道,“既然是‘特聘’,就没有学历要求。这是我们实验室自己的事情。实验室的人员、财务你负责,你就看着办吧!” …… 赵奕和罗智金只是口头协议,并没有签署相关的合同。 但也不着急。 双方算是比较互信的,因为合作真的是双赢。 赵奕掌握着合作的绝对主动权,他需要实验室的硬件和人员支持,有些外围的代码以及硬件技术,也是需要实验室来支持的,但是他的要求并不高,找个差不多级别的实验室就能做到,而他研究的技术可是独家的。 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,也不需要真正付出什么,实验室的人员来说,好多都是博士生、研究生,做实验就是学习的过程,付出库存在的少许硬件,最多就是找合作商订做一些东西,根本就没有多少付出,却能收获到边缘成果和研发项目的名声,绝对可以说是‘赚到’了。 赵奕听到罗智金说,让他当‘特聘研究员’倒是很意外,仔细问了下才知道,‘特聘研究员’是一种新的‘聘用制度’。 有些博士刚毕业或博士后刚出站,一时半会想进顶级高校很难,能在顶级高校有个高起点位置便于迅速开展工作更难。 “特聘研究员”岗位像个中转站,给这些人提供了平台。 临时的‘研究员’职称可以突破等级制度和障碍,有资格独自申请到项目,能在促进成长的同时,也为学校带来资源和发展。 同时,“特聘研究员”也能带来不错的收入。 唯一就是不在体制内。 这个角度来看和辅警、城管临时工有些类似,都不是体制内的人员。 科研上也有不同之处。 科研、学术是要看能力的,就算在体制能做不出成果也没用,而游离在体制之外,只要有成果也会被看重。 有些“特聘研究员”,就是凭借优秀的科研成果,进入体制内直接就评为了教授,速度比同级担任副教授(副研究员)的人更快。 赵奕倒是不在乎进不进体制。 因为,能力。 只要有足够强的能力,不进体制不受限制反倒更好。 另外,他还没有上大学,一个高中学历能当‘特聘研究员’,已经非常惊人了,‘特聘研究员’有资格立项目,因为是‘合同工’不被体制承认,自然也不会被‘体制’约束,立项目的归属可以和研究所自己去谈。 这其实是对实验室、研究所有利的规则。 ‘特聘研究员’制度才开始兴起,但被‘特聘’的研究员,能力一般都比不上真正的研究员,他们立的项目就要受到审核,审核通过才能得到支持。 审核也顺带会谈项目归属,体制内实验室肯定会占一部分。 这个审核就有操作空间了。 罗智金知道赵奕担心实验室会占据项目的所有权,特别强调了这一条,“你不用担心。特聘研究员只是挂个名,聘用是有合同的,你自己研究的项目,只要没有在实验室正式立项,归属权都是你自己。” 这就是不受体制约束。 如果是体制内的研究员,因为是终身制的聘用,任何项目都会被实验室占一部分所有权。 当然了。 好处是拥有绝对的权利,立项目不用经过审核,就算没有科研成果,工作也是有保障的。 最终赵奕点头同意了。 “所以说,你马上要成为实验室的特聘研究员?一个月还能拿两万工资?”许超的话里满是酸溜溜。 许超为实验室劳心劳力,一直都是最低级的博士合同工,‘特聘研究员’根本是想都不敢想。 结果…… 赵奕还在郑阳上着高中,连高中毕业生都没拿到,就开特例成为实验室第一个‘特聘研究员’了? 这也太不公平了吧! 赵奕可不管许超是什么感受,他想着自己拿了两万的薪资,带着好心情就去上学了。 等到了学校里,他的心情都很不错,下课时候还哼起了歌,“你是我的小啊小苹果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