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地心里的循环(上)-《我第一卷破天》
第(2/3)页
“哦,对了,吴承恩的原版在六哥那儿,有空你可以去看看。”
“你说的是他本人手写的原版吗?!”我惊讶的问。
“当然。六哥是吴承恩当时的资助人。”
“仅凭资助人…他就把自己的心血放在六哥那儿?怎么不传给后代呢!”
“六哥与吴承恩不仅是资助人的关系,还是挚友,他们很早就认识了。这个《西游记》也不算是他完全写的,再说当时也没流行起来,古人爱字画胜过爱小说,可能他的后代根本就不待见这部小说吧。”
“也有道理,我看有些文章质疑过《西游记》并不是吴承恩写的。”
“嗯,《西游记》的某些内容在唐朝其时就有了,只是到了元朝以戏曲形式表现的尤为强烈更受欢迎而已,吴承恩实际上起到了个汇总、牵线的作用,李春芳当时也跟他有过这方面交流,出了不少力,但汇总的主要工作还是由吴来完成的。”
题外话:
【李春芳历史确有此人,是明朝隆庆时期的内阁首辅;他俩恰巧都是同一时期的江苏老乡,年龄相差10岁左右;有文章说《西游记》有可能是李春芳写的,本小说作者我只是根据这些讯息大胆的推测了《西游记》诞生的另一种可能性,没任何事实依据,也无意对原著作者提出质疑,更不想引起什么轩然大波,此处描写仅对这部小说而言,切勿当做事实史料。特此声明。】
再回来…
“看来活的久还是有好处的,至少能看到很多历史真相。”
“我们没兴趣了解人类的历史真相,不过,他们篡改历史的手段还真是了得。”
“那你还让我看人类历史,为什么不把真实历史给我看?”
“我们要生活在人类社会里,就得入乡随俗。不了解他们编辑的‘真’历史,怎么融入这种环境呢!再说真、假;是、非,都是相互的镜子,也不都是绝对。”
“嗯,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。我对哲学不感兴趣,对了,你当时在干嘛?”
“嗯?”
“我的意思是明朝那会儿,你在干嘛?”
“哦,注意你四周的固体物质,这里温度太高,混合物多,战衣有时分辨不出飞行线路与阻碍物的区别,容易撞到障碍物上,这时得靠我们的眼睛来识别和躲避。我当时不在中国。”
“如此高的温度下还有固体物质?”
“这些固体物质就是火海的源动力,没它们就没火海了。”
“哦,反正有战衣和法力护体,怕啥。”
“也要避免损耗,否则修复也要消耗法力的。你要记得:一切对你有益的都要爱护。而且这里会让我们法力处于半失效状态,更要小心。”
“半失效?”
“对,地核内部的磁场和密度过于强大,会影响法力发挥,厉害时还会导致魔法块儿暂时休眠。因此,在这种环境下不易使用法力。”
“知道了。那你当时不在中国…在哪儿?”
“时间太久远了,让我想想…好像是现如今的北欧那些地方吧。”
“为什么要去那儿?度蜜月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