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明智的太子宾客张昌-《大明:寒门辅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人家张昌旗帜鲜明地支持移民,还打算送儿子离开,再让他劝阻移民,那就只能撕破脸了。

    没想到啊,这个低调的老头子,竟胸怀家国,都到了这个岁数了,还能以国事为重!

    看来,张昌这里走不通,只能去找欧阳驸马了,这也是山西唯一一个可以与镇国公抗衡的人物了吧。

    魏国公不算,他坐镇行都司,管军务,不管民政。

    潞安府,屯留。

    知县李澄疲惫地返回县衙,典史傅归赶忙凑上前,言道:“县尊,地主家联合了起来,为了让佃户不大量移民,宣布今明两年收租为三十抽一。”

    李澄脸色一沉,拍案而起:“我们辛辛苦苦,走了多少路,费了多少口舌,好不容易说动了一些百姓主动移民,他们倒好,转身就给我们使绊子!”

    傅归也恨得牙痒痒。

    头顶上可是顾正臣,这事办不好,顾正臣很可能亲至屯留。这个家伙所过之处,不见血都难。

    为了移民,整个县衙就留了几个看门的,收文书的,其他人全都跑出去了,每个人一个片区,挨个村落跑,苦口婆心,讲政策讲道理,从二月中旬跑到三月中旬,终于起了成效,不少佃户百姓签下了移民请愿书。

    一片形势大好,县衙正准备趁势让更多百姓主动参与移民时,这些豪绅大户竟要釜底抽薪!

    佃户之所以想移民,离开山西,最大的诱惑不是一分院,也不是道里费、安置费之类的,而是田地。

    佃户就是给地主干活的,收成下来了地主拿多少,是地主说了算,多走五成、七成,委屈也白搭。

    可若是有了自己的田,只需要缴纳相对较轻的两税,剩下的可全都是自己的了。

    这才是对佃户最大的诱惑。

    可现在,豪绅突然宣布,以后收租和朝廷税一样多,地虽然不是你们这些佃户的,但日后打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可以留下来。

    移民之后也是三十税一,留在这屯留当佃户也是三十抽一,没差啊。
    第(2/3)页